当今世界,政治继续多极化,经济持续分化。美国虽然进入加息通道,但受全球经济所累,前途并不一片坦荡。其余经济体则前景极不明朗,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间显现出技穷的尴尬。
新年两周,纵观全球,股市、汇市均不断出现出乎意料的“情况”,各项数据指标出炉则依然让人难以开怀。摆在全球面前的,仍旧是若隐若现却如影随形的通货紧缩梦靥。
美国——回归不止靠货币
开年两周,美国股市总体均小幅下跌。虽然各项指数尚未更新,但有迹象表明美国经济还是在较为稳定温和的轨迹上向好。
其实,去年年底的加息就已经给出了信号,美国经济死地复生的工作已经有了突破。至此,维持了长达七年的超低利率政策宣告结束,开启近10年来的首次加息,美联储正式进入常规化货币政策进程。
美国加息,可说是美国阶段性的胜利。
这种胜利,除了美元霸权带来的灵活相机的货币政策,美国对自身结构的反思和调整也功不可没。通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来进行经济突破,已不是美国的第一次。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其对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不断作出变革。上世纪8、90年代的高科技和新兴产业曾帮助美国走出“滞涨”,继续引领全球。21世纪的IT泡沫和金融危机后,美国提出“重返制造业”战略。而且显然成效显著。
事实上,制造业不只是制造业,美国再工业化的长期结果,必然是与高端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优势地位一并出现。
欧元区——货币很丰满, CPI很骨感
与美国正相反,欧元区的货币很丰满,而其CPI却骨感的令人发狂。
欧洲央行试图努力将中期通胀率保持在“接近,但略低于2%”的水平上,但事实却很残酷。
新一轮宽松序幕刚又拉开。2015年12月,欧洲央行宣布降低存款利率至历史低点,并宣布延长购债期限。
同时,德拉吉几乎是表决心似的表示,欧元区的量化宽松“在规模、构成和到期时间方面是完全灵活的”,并将一直持续到通胀的调整与目标一致。
然而。
欧盟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2月CPI年率初值上升0.2%,升幅不及预期值,更是远远低于欧洲央行2%的中期目标。
一切不是偶然。08年以后,欧元区几乎一直在泥泞中挣扎,其深度结构问题从开始就掣肘了进一步发展。德国人靠强大的制造业基础独树一帜也独力擎天,但他们希望希腊人勤劳工作、节省开支、变卖资产,希腊人直接说:“玩儿去!”事实上,对于欧元区而言,虽然经济扩张从未停止,但其通缩危机时时迫在眉睫。
不仅如此,欧元区的周边国家也深受其害。瑞士、瑞典等国估计也将被迫在国内大幅宽松,以通过极端的货币保卫政策阻止本币大幅升值。
英国——卡尼写给奥斯本:才出萧条,又见通缩
美国加息,欧元区宽松,英国央行全年都可能在欧美二者极端分化的货币政策夹击下度日。不过,英国央行在2015年度最后一次例会中,已经以高票作出回应,货币宽松政策还不能变。
但通缩危机也困扰着英国。英国近五年的发展在全球已算非常亮眼,应该说,从几乎大萧条的日子里走了出来,劳工数量在过去两年间大幅度增长。
然而,英国12月通胀意外骤降,创下近15年以来的低位。消息一出,英镑/美元立即重挫。低通胀率还直接导致英国央行行长卡尼首次需要向政府写信解释为何物价水平异常疲软。
英国问题也由来已久。英国在08年危机中受损,主要表现在其颇以为骄傲的制造业受到了重创。在2008年到2010年间,制造业减小了超过10万个工作岗位。当前虽然经济增速不错,但制造业产量却在下降,每小时产量比大萧条前顶峰时期下降了2%。作为重要经济组成部分,其制造业规模尚未恢复到经济危机前,而服务业却比经济危机前有所增长。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经济增长虽然,发展结构却不够平衡的结果。而这深深影响了整体经济的真正繁荣,造成了增长依然亮眼,通缩却在紧逼的状况。英国也提出,不仅要降低成本,更要提高劳动效率,加大对高技术工人的培训、投资新技术和新设备等,并鼓励为中小企业银行信用系统作出合理改革以促进其活力。也就是说,尽管表现相当好,但英国现在仍然需要真正下定决心进行深度改革,必须“重新平衡”经济。
日本——标普说:安倍好像没有抓住重点呢
在1999年至今的大部分时间里,日本央行长期实施零利率+量化宽松的超宽松货币政策。经济增速未见明显起色,却同时面临货币政策空间收窄。
9月,标普表示,日本政府主导的“安倍经济学”不太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成功恢复本国经济增长并扭转通货紧缩颓势,下调日本主权信用评级。11月,日本出口以近三年来最快速度下滑,表明海外需求疲软,可能继续抑制经济增长。
日本的问题也非一日之功。在战后至今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日本的产业组合是由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和落后的农业、服务业。当时的经济结构不平衡就给后期发展留下了隐患。大工业长足发展,金融、不动产、流通、建筑为代表的服务业,则生产效率低下,竞争力低下,泡沫迭起,这为“失去的十年”的大衰退埋下了伏笔。而此后,一方面对泡沫经济后遗症处理过迟,另一方面,对于过往的工业成就比较沉迷,固守以往的硬件制造优势与制造模式,而忽略了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已经占据了新时期市场的趋势,导致经济一直未能找到新增长动力。至今,日本略有复苏的经济仍然是靠传统的主导产业群产品出口来做主要拉动器,仍然缺乏质的变化。
目前,日本的企业在长期的经验教训和总结累积中,也已经慢慢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在不断进行一些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或可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展现曙光。
因此,日本的问题也是结构问题。不改革,货币再宽松,还能宽松到哪儿去?
其它新兴经济体——不可说不可说,一说都乱了
新兴市场大概是对美国加息最为敏感的群体了。他们自己这么认为,别人也这么看他们。虽然加息消息出来后,拉美股市汇市并没有发生什么骇人听闻的变化,但这或许和加息消息给出的时机掌握得好有关,而与这些国家的真正形势无关。它们的总体形势,的确还是会比较难过。许多此中国家拥有大量美元贷款的企业,美元升值会造成其债务负担加重。新兴市场的信贷杠杆在面对加息时也会显得十分脆弱。其中负债率较高的土耳其、墨西哥等,很难说不会在明年迎来冰风暴。
新兴市场在08年金融危机后经历了一轮过山车,先是被誉为全球新引擎,而后其中一些在美国复苏等的过程中被狠狠抛落。由于新兴国家经济体许多都只有非常脆弱的本土实业基础,遑论国际竞争力,本国金融体系开放而政府监管及掌控能力都极度有限,“过山车”态势就不难理解了。缺乏国家核心竞争力,当然只有跟随的份儿。不管现在多么风光,都不过是时势给你添彩,千万别以为是你给时势增光。没有坚实的本国制造实力,有什么,你都说了不算。在经济向好时一味喜不自禁,而未能借此机会大力扶植、发展制造业,调整经济结构,导致风水稍转,就沦落了。
中国——压力,山大
中国也一样面临经济发展压力。
当前,中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本来更多是周期性原因,在周期谷底时呈现产能利用率偏低的问题。按理说,产能利用率应该能够随着经济的波动而自我调节,而中国一直以来的经济增长都比较平稳。因此,中国当前产能过剩现象并不是单一经济周期的现象。
此外,尽管大家都在惊呼大面积、全方位的产能过剩,但高端产品市场供给却很缺位。在包括钢铁、平板玻璃等多个“过剩”的行业,lehu官方网站 却需要进口大量高端技术和产品。从装备制造业整体看,目前我国核心技术的对外依存度达50%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业配套的高端结构材料领域,有25%的品种完全空白;有45%虽能生产,但质量不稳定,保障能力不足;完全成熟的29%材料中,却有部分存在着原材料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可持续发展问题。
因此,中国也面临结构改革。结构改革总要有根、有叶、有花。制造业、服务业或者也需要找到新的平衡点,才能开出新的增长之花。
新时期的制造业或者已经不能单单从过去观点去看它。它更为重要的,是承载了社会“创新”能力,从而能够成为一国真正保持竞争优势的强力支点。
不改革,毋宁死
美国意识到了这一点。德国意识到了这一点。英国和中国正走在这条路上。
货币政策很重要,货币底牌硬如美国,也只是让货币为其结构改革赢取了时间和机会,而且把这机会给用好了,获得了真正的内生动力。
这才是经济复苏的关键吧。
所以。
在全球货币相继宽松竞相宽松的今天,几乎所有经济体所面临的,却都是通缩问题。这不是玩笑,这是讽刺。这是对于货币政策下结构改革不力实业发展改革不力深层次改革不力的讽刺。
货币政策可以帮助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将货币工具置于结构改革之上,只能是饮鸩止渴。而况,美国之外的国家,还不具备美元那样能够驾驭和嫁祸全球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货币宽松能“拯救”美国,而不能对别国起到相同作用的原因。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实属不易,既没有现成经验可遵循,也没有已有方案可照做。在全球经济都陷入不确定的今天,世界都在看中国,而中国既意识到自己的地位,也意识到自己还有许多问题,因此主动迎接挑战。中国经济亟需转型升级,这个过程也许不会太短,也会有各种艰难险阻,但只要lehu官方网站 心定气沉,有知人之智、有自知之明,不疾不徐,一定能够突破瓶颈,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
全球的通缩危机并未见底,时至今日,lehu官方网站 明白,即使美国,也唯有自救,可以拯救。痛定思痛,改革是唯一出路。非得深思,非得痛改。整个世界,概莫能外。
因此。
美国加息方起,
全球乱实未已;
不事实业改革,
看通缩怎么逼你。
(作者万喆是中国lehu官方网站集团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