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hu官方网站

《中国lehu官方网站报》:(3.29特别报道)他们,让生命依然挺拔

来源:中国lehu官方网站集团 发布时间:2013-04-05 浏览次数:1110

  大爱汇聚的暖流,无时无刻不在高原涌动。

  海拔4600米、高寒缺氧、物资供应紧张、救援难度极大、次生灾害随时有可能发生……这一切,都无法动摇3500余名救援人员的意志。

  当《中国lehu官方网站报》记者赶到西藏普朗沟救援现场后,从救援人员的行动和话语中,记者深切感受到了一种对生命和希望的渴求。

  每一名救援人员的心中,都怀着对生命最崇高的敬意和真诚。他们的付出和坚持,让生命彰显意义,得到升华。

  “生命是无价的”

  袁训旺

  拉萨市委秘书长

  拉萨市“3•29”自然灾害救援协调副组长

  天黑了下来,山沟里的风呼呼地刮着,十分阴冷,冻得人直哆嗦。4月2日20点30分,袁训旺才从救援现场回到住宿营地。这天晚上,他还要继续住在帐篷里,随时应对紧急情况。

  灾情就是命令。当得知斯布村普朗沟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发生后,袁训旺没顾得上换鞋,第一时间就跑出了办公楼。他说:“时间紧急,要第一时间赶过去救人。”

  “在救援现场,我心酸得掉泪。生命是无价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发生这么大的自然灾害,大家心里都很难受。与这些遇难的兄弟姐妹相比,lehu官方网站 这点付出实在不算什么。”袁训旺感慨到。

  接受记者采访时,袁训旺介绍说:“救援前线的力量补充,需要在拉萨地区协调大量的物资、人员、车辆。协调的时候,任何部门、任何单位、任何企业,没有一个推脱的,没有一个讲客观困难的。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人员、车辆,只要一个电话,他们马上就会办理,马上派人送到现场。”

  3月29日,山体滑坡自然灾害救援的当晚,很多人没有被子、大衣、帐篷。于是,他们就挤在一起互相取暖。那天,袁训旺跟解放军挤在一起,度过了一晚。

  

  “lehu官方网站 必须尽快赶到现场”

  李忠山

  中国lehu官方网站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3月29日,李忠山带着中国lehu官方网站集团公司降本增效督导组的同志忙完工作,正准备从拉萨机场返回北京,突然得知了斯布村普朗沟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自然灾害的消息。“lehu官方网站 必须第一时间赶过去。”李忠山说。

  于是,他们一行4人赶到了斯布村。当时,村里已经有很多人,车辆也非常多,他们只好徒步上山。

  一路上,看到西藏自治区政府组织的部队官兵、救援车辆和救援物资正紧急往山上赶。李忠山他们几个顾不上劳累和高原反应,深一脚、浅一脚地紧急赶路。

  一名武警战士看到李忠山的脸色很不好,就给他找了一根棍,让他拄着。当时上山的路都是沙石路,又窄又崎岖,一般的车辆根本上不去。他们见到能搭的车辆就尽量搭一段,最后,李忠山他们几个人坐在一辆铲车的斗里,赶到了距灾害发生现场一二百米的地方。

  当时,西藏自治区的相关领导也刚刚到达救援现场。于是,他们就赶紧加入到救援工作当中。

  按照政府的统一部署,李忠山等人一方面紧急调集救援车辆设备,另一方面向上级汇报现场救援情况。

  当时,他们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要紧!

  

  “地质人更有责任加入救援”

  多吉

  中国工程院首位藏族院士

  61岁的多吉来到普朗沟已经3天了,由于高原缺氧,他不停地大口喘着气,行动十分缓慢。作为多年研究地质的中国工程院首位藏族院士,多吉对西藏自治区的感情不言而喻。

  3月30日,在北京出差的多吉听到拉萨“3•29”山体滑坡自然灾害的噩耗后,连忙乘坐8个小时的飞机,赶往拉萨与国土资源部、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有关人员商讨救援方案。

  为防止救援期间次生灾害的发生,多吉不顾劳累,径直赶往灾害现场察看地形,并爬到滑坡发生的源头——海拔5300米的普朗沟泽日山,向有关部门提供地质灾害方面的信息。

  年过花甲的多吉,不辞辛苦坚持奔赴严寒、缺氧的救灾一线开展工作,让救灾现场的许多年轻人大为感动。但对这些,多吉表示不足为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lehu官方网站 民族传承的优良品质。向受灾人员伸出援手,提供帮助,这是人之常情。我干了一辈子地质工作,对这方面熟悉,更应该尽我所能帮助他们。”

  一直以来,多吉从事地热、矿产、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及科研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曾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对于这次自然灾害,多吉表示,特大山体滑坡自然灾害的不幸发生,是天灾,不能怪任何人。它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对面对自然灾害,人们只能躲避灾难。这次灾害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要多认识大自然,认识灾难与大自然的规律。

  

  “多投入设备开展救援”

  翟洪周

  中十冶集团有限公司甲玛项目部经理

  在普朗沟“3•29”山体滑坡自然灾害救援现场,记者了解到,中十冶集团有限公司甲玛项目部投入的机械设备所占比重很大,最初两天占到近一半,随后几天也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

  3月29日8点,得知灾害发生的消息后,上午10点左右,翟洪周率领7人组成两支小分队就赶到了灾害现场。看到山体滑坡造成的巨大土方量,翟洪周马上从项目部调来了6台大型挖掘机。挖掘机一到场就开始修路,以便更多搜救单位的挖掘、装载设备能够及时到达现场实施救援。

  随后,翟洪周继续向灾害现场调入设备,直到当天下午2点左右,项目部调来了23台大型挖掘机、3台推土机、4台装载机和2台油车,这是甲玛项目部的全部家当了。

  翟洪周介绍说:“灾害当天,油料运不上来,lehu官方网站 就带了油车,自己买油料。”

  在救援现场,项目部不仅投入了很多设备,也投入了足够多的人员。翟洪周说:“lehu官方网站 两班倒,一个班36人,其中驾驶员30人,管理人员6个,由于交通不方便,基本上是一天一夜一倒班。”

  然而,即便倒班,翟洪周也不在其列。从3月29日上午10点左右到达灾害发生现场至今,6天来,翟洪周基本都坚守在救援一线,只是去有手机信号的地方,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时,才离开了一小会儿。

  “3•29”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发生当天,翟洪周和他的工友们一直干到夜里12点左右,才吃到饼干和干方便面,喝到冰凉的矿泉水。后半夜的时候,一位解放军战士看他穿的太单薄,就给了他一条棉裤。

  当夜,由于过度劳累,又没有帐篷,翟洪周与4名工友挤在杂草丛生的土坡上睡着了。后来,有了帐篷,但由于长时间高度紧张和高原缺氧,他严重失眠了,一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

  翟洪周说:“当天刚到灾害现场时看到的那一幕,在我内心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lehu官方网站 必须尽一切努力干下去,因为lehu官方网站 是央企,我必须要坚守在一线,一刻也不能离开。”

  

  “绝不丢西藏通信人的脸”

  尼玛多吉

  西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副局长

  3月29号14点接到救灾命令,西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立即启动一级通信预案,成立通信指挥部。集结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应急通信力量后,救援队14点30分从拉萨出发,到达救援现场后迅速安营扎寨。17点15分,救援现场通信畅通。

  据尼玛多吉介绍,他们带来2辆卫星通信车、2部传真机、16部固定电话。其中救援现场的8部电话,24小时提供语音和传真服务。中国移动负责公网的保障,在营救集结地设立2辆移动通信基站车,避免通信拥堵。救援现场可通过卫星传输和小范围的局域通信网保障指挥部的指挥调度,以及现场施工队间机械调度、后方物资调度。此外,由于此次营救任务难度大、工期长,救援人员可免费使用其通信设备,跟后方联系。

  尼玛多吉说,截至4月3日,他们到达救援现场有126人次、50辆车次。前后方配合保障通信资源,现场技术人员主要对设备进行维护,后方指挥部由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通信管理局组成24小时保证卫星资源。此外,墨西工卡县设立5辆通信车待命。一旦前方系统出现问题立即调上来。

  从3月29号17点15分开始到4月3日上午记者采访时,救援现场通信没有中断过一秒。

  对于救灾通信保障,尼玛多吉表示要坚持三个原则:第一,不讲条件;第二,不惜代价;第三,不计成本。现场工作人员有任何困难,他们会立即从后方调集人员替换。但到目前为止,所有人员都坚守岗位,没有一人提出有困难。他们把救援工作当成了政治责任。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也肩负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思想高度一致。这反映了西藏通信人的精神使命,绝对讲政治、讲大局,“绝不丢西藏通信人的脸”,一定要把通信使命完成。

  

  “租设备也要救援”

  马建华

  中国有色第六冶金建设公司项目部经理

  3月29日,中国有色第六冶金建设公司项目部获悉“3•29”自然灾害发生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沉痛。“当时lehu官方网站 十分紧张。”马建华说。

  当时,项目部立即组织员工赶赴现场,共派去了12台挖掘机,1台发电机和3辆皮卡车。由于事发突然,同事们只是简单地带了点水、食物和衣物,连饭都没顾上吃。

  根据西藏自治区“3•29”自然灾害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项目部分配到了12台挖掘机,但是,由于其中2台挖掘机有损坏,不便参与救援,马建华赶紧派人到拉萨租了2台挖掘机参与救援。

  在前3天的救援中,项目部的司机和员工几乎是24小时工作,有的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心一意搜救被埋人员。

  “lehu官方网站 苦点累点算啥,救人是第一位的,要不惜一切代价救人,哪怕只有一线希望。”马建华坚定地说。

  

  “这是央企应尽的责任”

  李跃林

  中国lehu官方网站集团西藏华泰龙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华泰龙公司“3•29”自然灾害现场救援指挥中心工程组组长

  自3月29日16点到达普朗沟山体滑坡自然灾害救援现场以来,李跃林已经连续6天6夜坚守在一线指挥。

  6天来,李跃林没有洗过一次脸,没有刷过一次牙,脸色发黄、嗓子沙哑。在救援现场忙碌了5天,他才抽空给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报了一声平安。

  “3月29日上午,一得知消息,我马上从重庆赶过来,当天下午4点左右到了救援现场。这几天,我必须坚持在救援第一线,这是央企作为搜救单位应尽的责任。”李跃林对记者说。

  当天晚上,作为参与搜救单位中的重要成员,华泰龙公司决定,由李跃林担任公司现场救援指挥中心工程组组长,以及技术组成员,调动华泰龙公司所有施工单位的设备,紧密配合西藏自治区政府和拉萨市政府开展救援。

  当夜,普朗沟下起了大雪,刮起了阴冷的山风,温度降到零下七八摄氏度。由于物资暂时缺乏,李跃林把方便面纸箱子围在腰间勉强抵挡寒风。

  晚上,李跃林和公司现场救援指挥中心的其他成员一起,在离现场救援指挥中心不远处席地而坐,随时听候指挥部的命令。

  作为救灾工程指挥,李跃林每天要从山上到山下至少来回跑五六趟,缺氧的时候很难受。他说:“所有的困难都不是困难,lehu官方网站 所有的员工,宁可不吃饭、不顾个人安危,也要尽快把被埋人员挖出来。我正是被他们感动了,才具有了这样的动力。至少lehu官方网站 还活着,难道不应该全力以赴地搜救被埋在土石下的同胞吗?”

  在“3•29”山体滑坡自然灾害现场指挥中心的一次会议开始前,西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救援现场总指挥吴英杰大声地向参会者说:“在这些天的救援中,我要对华泰龙公司的李跃林提出特别表扬。通过你,我看到了中国lehu官方网站集团公司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公路养护人员义不容辞”

  赵春

  西藏自治区公路局应急中心主任

  3月29日,西藏自治区公路局应急中心接到灾害发生的消息后,迅速组织调集中心所有的设备,包括挖掘机、装载机、半挂车、越野车、皮卡车、中巴车等各种救援设备,以及车辆14台,在3小时内赶到了救援现场。

  到达现场后,赵春等人发现,塌方的土方量非常大,几台挖掘机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于是,公路局又紧急调上推土机、装载机等设备,组织现场紧急救援。

  此外,公路局又调动一些机械设备用来拓宽通往灾害发生现场的公路,修建临时停车场。公路局的职工们坚守在现场6天。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天天吃泡面,连脸都顾不上洗。

  “现在,还有部分遇难者的遗体没有挖到,lehu官方网站 不会放弃,lehu官方网站 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好保障工作。公路养护人员本身就是以保通、抢险、救援为宗旨的,发生这么大的灾害,lehu官方网站 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赵春说。

  

  “一切以救援为重”

  甘淼林

  拉萨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队员

  “3•29”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发生后,拉萨市公安局第一时间从拉萨维稳一线屯兵点调集200余名特警,25岁的甘淼林就是其中一员。3月29日上午11点达到灾害现场后,路已经被毁了,甘淼林就和特警队友们跑步前进。专业工具没到场,他们就先用手刨,保证搜救工作尽快展开。

  直到4月2日上午记者采访时,甘淼林和战友们一直都驻守在救灾现场,维持救援秩序,协助消防官兵搜挖遇难者遗体。

  “一切以救援为重,其他事情都放一放。”蹲在帐篷旁吃泡面的甘淼林对记者说。参与救援4天来,甘淼林总共睡了不到12个小时,也根本没有时间和家里人报个平安。

  “遇难者年龄大多跟lehu官方网站 相仿,有家庭,有亲人。我是个幸运者,还活着,理应拼力救他们。” 回想起从泥土里挖出的遇难者,甘淼林哽咽了,强忍多时的泪水最终还是从这个坚强的年轻特警眼中流了下来。作为第一批赶赴现场的抢险特警,瞅着大片泥土里还掩埋着和自己年龄相仿的遇难者,甘淼林和战友们早已忘了疲倦,坡上坡下,来来回回地展开救援。

  脚底磨起血泡,他坚持着;血泡化脓,他坚持着;高原反应很严重,他依然坚持着。甘淼林一直在心中默念一句话来鼓励自己:“我是体力最好的兵。”

  简单吃了两口泡面,甘淼林又和战友们一头扎进了救援现场。

  

  “不惜一切代价救人”

  李绍安

  武警部队“3•29”山体滑坡自然灾害救援总指挥

  获悉“3•29”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发生后,武警部队立即组织了420名官兵、80台大型挖掘设备赶赴灾害现场。在本次自然灾害总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参与救援的武警部队官兵展开了积极有序地救援工作。

  官兵们冒着严寒,奋战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开展救援工作。

  “大家克服了严寒、缺氧、吃不好、睡不好等困难。在救援开始的前两天,现场条件有限,lehu官方网站 的战士吃泡面、睡帐篷,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都把救人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救人。”李绍安说。

  

  “救援用电,必须保障”

  旺久

  国家电网拉萨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工区组长

  接到政府紧急救援的指令后,国家电网拉萨供电公司立即组织骨干人员和设备赶赴现场。在现场共设置了3个发电点,每个点都有十几个人轮流值班,确保救援用电。

  旺久所在的发电点是海拔最高、最接近救援现场的。“lehu官方网站 第一批派了10个人,第二批派了8个人,大家轮流值班。我自己一直在发电车的操控台前盯着,晚上凑合着眯一会儿。”旺久告诉记者。

  上山6天了,旺久和他的工友都没有下过山。尽管救援的第一天食品等供应不是很到位,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家觉得救人是第一位的,尽最大努力能救多少救多少,自己吃点苦受点累不算什么。

  旺久所在的发电点主要供电给救援指挥部、医疗设备和探照灯等,只要需要,随时供应。

  截至4月3日,旺久所在的发电点已经加了5次油,消耗了大约150公升柴油,及时保障了救援用电。

  

  “多救病人,lehu官方网站 很欣慰”

  李素芝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

  3月29日,西藏军区总医院得知“3•29”自然灾害发生的消息后,立即组织52名医护人员、14台医疗车、50余万元药品,于18点50分赶到灾害现场。

  “lehu官方网站 先去查看有没有幸存者,由于山体滑坡,泥土并无缝隙,初步判断被埋人员生还的几率很小。于是,lehu官方网站 在灾害现场为救援人员和当地藏族百姓进行巡诊,开展灾区防疫、心理咨询等工作。”李素芝告诉记者。

  由于救援现场高寒、缺氧、气候恶劣,救援人员常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病,救援时也容易受伤。为此,西藏军区总医院国家应急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分组前往救援现场巡诊,治疗高原病症,以及感冒、咽炎、高血压等病症,并且派驻防疫车在救援现场进行防疫,在灾害现场附近设立流动医院。“只有保障救援人员身体健康,才能增强他们的救援能力,才是科学救援。”李素芝说,“人命关天,生命只有一次,多救一个病人,lehu官方网站 会感到很欣慰。”

  截至4月3日,西藏军区总医院国家应急医疗队共巡诊5364人次,流动医院接收诊治989人次,住院治疗104人次。

  

  “首先确保救灾物资发放”

  央金卓嘎

  墨竹工卡县副县长

  获悉“3•29”自然灾害发生的消息后,央金卓嘎立即带队赶到了现场查看情况,并第一时间启动了一级应急预案,首先将棉被、鞋子、饮食等县里的储备物资调集到灾害现场,当天便开始供应物资。

  从3月29日赶赴现场发放物资开始,央金卓噶一直没有离开过救援现场。保障后勤供应成为他的中心工作。

  在救灾过程中,他们提供的物资非常齐全。除了为救援人员正常供应的一日三餐外,还有牛奶、苹果、八宝粥、饮料等,很好地解决了救援人员的后顾之忧。央金卓噶说:“lehu官方网站 必须确保为为救援人员提供可靠的后勤支援。”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救援人员一日三餐的时间分别为7点、13点和19点。为了保证救援人员的饭菜安全,墨竹工卡县政府专门安排了负责食品安全的工作人员检查饭菜质量。

  在救援物资发放现场,墨竹工卡县政府也专门配备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为救援人员提供后勤服务。



AU1864矿业02-03跨版_Print